走进老区看新貌丨老典型新发展 高大叔们走上致富路央视网消息:来到陕北黄土高原的高西沟村,原本以为到了黄土高原,黄沙会眯人眼,没想到一到这儿就被青山绿水给包围了。
米脂县高西沟村村民:什么最多?苹果多,高西沟的树多。松柏树最多,翠绿成荫。
高西沟村,地处黄河支流无定河流域。面积4平方公里,有40座山、21条沟,曾经被称为“褶皱”里的烂杆村。水土流失严重,村民们连吃饱饭都成了大问题。
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,高西沟村征山治水、植树造林。经过三代人、60多年的不懈努力,现在的高西沟村林草覆盖率超过了70%,真正做到了泥不下山、水不出沟,成为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的典范。
米脂县高西沟村护林员 高锦卫:我们最高兴的是,下雨洪水不下山,黄河里没有我们的泥沙,这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。习总书记说,我们这路子是对的,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。
记者:小苗苗,所以过去你们老一代人是往山上扛苗苗,现在山上可以自己长出小苗苗了。
刘海玲来自邻村马蹄洼村,去年她和丈夫跟着这里的养羊专业户学养羊。这个春天,这里就出生了100多只小羊羔。
米脂县高西沟村养殖合作社社员 刘海玲:我们的羊进来以后它就不出这个大门,饲料都是我们自己加工的,要营养全面呢。